紧跟DX的脚步 英特尔的集成显卡之旅
自810/815芯片组一炮而红后,英特尔就确立了芯片组整合GPU的发展策略,这种集显设计不仅可以极大降低DIY平台的开销,更符合笔记本的瘦身方向,所以结局就变得显而易见了。
Extreme Graphics初露锋芒
2002年,为了配合Pentium 4(奔腾4)处理器的发售,英特尔同步推出了配套的i845G和i845E芯片组(随后还衍生出了i845GL/GE/GV等。
为了便于推广,英特尔给集成显卡统一命名为“Intel
Extreme Graphics”,它硬件支持DirectX7.0,性能接近NVIDIA同期的GeForece 2
MX200,通过DVMT技术可从内存中调动最多48MB用于共享显存(需要配合Windows XP系统)。
这个时期的3D游戏普遍都采用DirectX作为多媒体的编程接口,为了获得最好的画质,开启全部特效,就需要GPU端完整支持某一DirectX标准才可以。
当DirectX步入8.0时期时,英特尔推出了改良的Extreme
Graphics
II,并将其集成在i865G芯片组内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款集成显卡只是部分支持DirectX8.0,虽然它通过双通道内存技术和新一代Zone
Rendering技术提升了效能,接近NVIDIA同期的GeForece 2
MX400,但受限于不完整的DirectX8.0,对游戏玩家的吸引力并不算大。
为了看到3DMark2001的这个测试项目,不知道多少DIY玩家咬牙升级支持DX8.0的显卡